风湿免疫疾病 令人担忧的诊治误区!
时间:2016-08-25 来源: 远程医疗 点击量:405
摘要:风湿病学是一门年轻的临床医学学科,由于起步较晚,人们对风湿病的认识尚浅,易引起种种误区。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难以根治被许多患者称为“不死癌症”。在治疗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的病尽早康复,不少患者除了在医院就医外,还不停寻找各种民间偏方尝试解决病情,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无疑给自己的健康带来更大风险。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误区呢?
风湿免疫疾病堪忧的诊治误区!
误区1:“风湿病不可治”
危害:缺乏信心,放弃治疗
解读:如今,大部分风湿免疫疾病,如果能尽早就诊,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规范用药,听医生的话定期复诊,在医生指导下缓慢调药,大部分的风湿免疫疾病病情都可以得到很好地控制。所以只要能及时发现,抓紧时机给予积极正确的综合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以完全控制,保持关节不变形,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但如果不正规治疗,就有可能发展成严重残疾,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伤害。
误区2:“风湿病可以治愈”
危害:病急乱投医
解读:得了风湿免疫疾病的患者往往都很焦急,这个时候极易病急乱投医。到不正规地方治疗并到处寻找根治的“名医、秘方、独门偏方”。结果几年下来,不但“治病”花了不少钱,而且更大的伤害则是耽误了治疗的时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其实,绝大部分的风湿免疫疾病都没有办法根治,但是只要正规治疗,大部分风湿免疫疾病都可以完全控制病情,一开始疾病病情活动时服用的药可能比较多,但是病情控制后完全可以减少服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使患者在服用较少维持剂量药物的情况下保持无症状高生活质量生存。
误区3:“关节痛不是风湿就是类风湿”
危害:患者误诊误治
解读:其实老百姓理解的“风湿”是片面的,风湿免疫疾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总共大概有200多种,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系统性血管炎等等,所以“风湿”的概念本身就不对。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关节疼痛的患者都是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疾病,也同样可以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症状。一定要先明确诊断,才能“对症下药”,因为各种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方法都不相同。
误区4:“长期使用止痛药、风湿药”
危害:治标不治本,症状掩盖但病情进展
解读:有些患者对治疗悲观失望,没有信心,自己到药店随便买点“止痛药”或者“风湿药”吃,止止痛就算了,有时还任意加大剂量。一则,很多外面随处可以买到的“止痛药”/“风湿药”成分不清,随意服用可能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二则,长期服用虽然掩盖了一时的症状,实际上对病情进展的控制并没有作用,并且长期服用激素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关节退化加速,进一步加重病情,有甚者更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副作用导致残疾。
误区5:“自行停药”
危害:导致病情复发或恶性发展
解读:部分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发觉症状减轻了,自己觉得病“治好了”,就开始自己减药、停药,不再治疗。事实上,临床症状改善与病情完全缓解并不是一回事,不痛可能只是表面现象,随意停用药物,病变就会继续向前发展。其实,所有药物都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但是,疾病本身不治疗必然出现的危害是百分之百的,而药物的不良反应,本身发生的比例就并不高,在规范就诊监测的情况下,发生的机会就更低了。因为害怕药物副作用,以100%发生的疾病损害为代价来避免本身就小概率发生的不良反应,实在不是明智之举。